巴渝风:三月里的小雨

 

“三月里的小雨,淅沥沥沥沥淅沥沥下个不停,山谷里的小溪哗啦啦啦啦哗啦啦流不停,小雨为谁飘,小溪为谁流……”。刘文正的歌声,成为上个世纪六零后三月里小雨永恒的经典认同。

雨,古人雅称为银竹、廉纤、灵泽、霡霂、跳珠、淋潦、瑞露、甘霖等。好雨知时节,当春乃发生。立春过后是雨水,然后是二月二龙抬头、惊蛰。今年的小雨绵绵细细,下下停停,几番风雨,几多柔情。春雨贵如油,去年末的干旱、加上新冠病毒对众生的巨大伤害,让雨水成为祈祷冲走毒魔、荡涤尘垢、破除身心疲惫的渴望,纷纷飘逸的春雨迅疾聚会、集腋成裘,对春耕备耕真是利莫大焉!

小雨中,诗画雨雾,宛如仙气缥缈,恣意腾挪。田园蒙沐浴,风雨送春归。峭壁山岩上红梅正值花枝俏,农家腊梅暗香习习,花瓣绽放,花蕊娇媚。雨滴滋润麦苗绿意茵茵,松柏冰花晶莹剔透,深宅巷院、雨打芭蕉,春风驱寒、雨打梧桐,仿佛隐隐约约传送着春之声的悠扬、典雅,亦或丹青水墨般的春意浓浓、生机勃勃的无穷意境。

小雨中,恍若初唐“春江海水连海平、海上明月共潮生”般春江花月夜的繁盛、短促,三月里的小雨渲染的满是王勃、李白们青春岁月的浪漫和留恋,从远古的山谷中,条条涓涓细流融入,穿越重重险阻,磅礴奔流,汇入江河湖海,一路高歌,一路低吟。柔情似水、佳期如梦。尽管落花、落红最终归于尘土,报答人间,但却欢而不怨,悲而不伤,尽管反复嗟叹“江畔何人初见月,江月何年初照人”,但春雨、春风、春天的气息已经是慢慢的到来,满满的期冀,见证春天昂扬生命的欢悦!

小雨中,宛如雨巷深处,旗袍女子体态婀娜地撑起油纸伞,优雅地漫步在十里山塘、园林花间,从小巷深处回眸一笑,百媚顿生,既是“丁香空结雨中愁”的苦闷孤寂,但丁香的冷艳、芬芳,不尽是戴望舒的苦闷和忧伤,它还给春寒料峭的时节以初春的生气与活力。春雨潇潇,点点滴滴,惜春还怕花开早。南宋蒋捷《虞美人.听雨》,无疑囊括了人跌宕起伏的一生——少年的多愁善感空悲切、中年的风尘仆仆忙生计、暮年的鬓霜淡然自豁然,算是对雨的感悟洞悉:

少年听雨歌楼上,红烛昏罗帐。壮年听雨客舟中,江阔云低,断雁叫西风。

而今听雨僧庐下,鬓已星星也。悲欢离合总无情,一任阶前,点滴到天明。

听雨无疑就是倾听我们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。在雨中,临窗品茗,云雾、茶香、书香、熏香……,红尘、传说、前世、当下、来世……,在春雨中纷至沓来,五味杂陈。让你细品岁月的留痕,在记忆深处可见一个真实的自己,见一个真实的世态,更可见一出完整的人生……

 

订阅评论
提醒
guest
0 评论
内联反馈
查看所有评论